close
今天,突然想對「宅」這字,做點小小的解讀,「宅」似乎成為最近火紅的字眼。
應該是不久前聽到的「宅唱」二字,讓我有這樣的感受,所謂宅唱,字義而言就是在家唱歌,宅唱的人整天呆在家唱歌?的確就是如此,網路世界那樣的浩瀚偉大,加上歌唱選秀節目的感染力,網路業者因應此潮,針對宅唱一族作出「客制化」的消費行為,當然商機無限,因為這些公司擁有好幾年的寡占期,獲利空間不小。
但我疑問的是,宅唱是個新創造出來的名詞,還是就「宅」的定義各自陳述,而有了「宅唱」-整天在家對著網路唱歌然後上傳....,我想這應該有待商榷。
「宅」的興起,應該是日本「御宅族」文化,用以對死忠漫畫族群的統稱,﹝可能不太對,因我也是從日劇電車男中才知道這個字眼。﹞而他們的表徵通常不在乎自己的衣著打扮,襯衫紮在高腰牛仔褲裡的特色,讓人佩服的絕對創意,藉由媒體的感染擴散,也讓台灣社會中頓時瀰漫「你好宅」、「某某某是宅男」...等等的詞句。
我想這是台灣「宅」最剛開始的表示,有點嘲弄的意味,不過後來衍生的媒體文化,將「宅」變成居家的字眼,可能是中文習慣以字義加諸意義吧!宅、住宅、宅配...都是居家的意思,久而久之,宅在我們的話語裡變成了「居家」,減低了裡頭諷刺的意味強度,歌星會說「當我們宅一起」、業者會用「宅唱」、名人會說「我是宅男」....與「台」一樣,都是從嘲諷變為流行的字眼,挺神奇的,就教這為「媒體大效果理論的奇蹟轉化」吧。
給女生一個建議,「宅男」才可以嫁啊,因為才顧家啊~現在的「宅男」,可是代表集品味、金錢、興趣與家居於一身的黃金漢子哩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